2017年11月14日,中國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機構協會(簡稱:中國產權協會)三屆二次理事會擴大會議在北京召開。
據悉,此次會議有5項主題。一是對十八大以來產權交易資本市場發展成果進行總結交流;二是推動產權交易行業深入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部署協會2018年的重點工作;三是給行業第三次典型案例評選活動獲獎單位授牌發證;四是為協會產權市場服務分會成立揭牌;五是總結開展行業開展信用評價工作,公布行業專家庫成員名單。
國務院國資委協會黨建局、產權管理局相關領導出席了此次會議。
中國產權協會會長吳汝川在題為《邁向新時代 開啟新征程開創產權交易資本市場發展新局面》的工作報告中,介紹了產權交易行業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心得體會。
十九大報告就“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提出了六項重大任務,其中諸多內容與產權制度改革、生產要素市場化配置和產權交易所業務密切相關。通過學習,與會人員深刻認識到產權交易資本市場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國企國資改革的征程任重道遠,產權交易行業不僅能有所作為,而且大有可為,行業發展已步入新的時代,要“擼起袖子加油干,一張藍圖繪到底”。
據了解,2018年中國產權協會的重點工作包括: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積極推進理論體系、信用(文化)體系、信息(網絡)體系、制度(法規)體系、自律與風險防控體系建設和市場服務體系這產權交易資本市場6大體系建設。
本次中國產權協會理事會會議還發布了產權交易行業的若干重大信息:
一是過去5年產權交易資本市場累計交易額已突破18萬億元。全國國有企業通過產權交易資本市場轉讓國有資產8636億元,平均增值率19.66%,其中94%的交易項目在評估結果基礎上實現了增值。自2016年7月1日《企業國有資產交易監督管理辦法》(國務院國資委、財政部第32號令)頒布實施至今年9月底,產權交易資本市場共為各級國有企業完成增資項目257宗,實現直接融資合計1528.35億元。2016年,全國產權交易機構以股權融資、債務融資、股權質押融資等多種形式,為各類所有制企業提供融資類服務合計金額4991億元,與2015年度相比年增幅達239%。從協會最近組織的一次增資典型案例評選結果看,93%的申報項目體現了產權交易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優化要素資源配置的功能定位。
二是推出了由11家會員單位獲得的10個最具影響力增資案例,以及由22個會員單位獲得的20個典型增資案例。其中10個最具影響力增資案例是:甘肅省產權交易所《跨市場運作助力華龍證券成就年度新三板最高融資記錄》案例;北京產權交易所《招商局華建公路投資有限公司增資項目》案例;天津產權交易中心《渤海證券增資52億元擴股15億股》案例;云南產權交易所《助力新三板掛牌公司紐米科技完美增資》案例;山東產權交易中心《山東影視產權市場融資6億元 “梅宗主”攜七大機構劍指IPO》案例;北京產權交易所《中石化川氣東送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增資項目》案例;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與北京中招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合作《分類募集公開競價 中國物流增資39%》案例;深圳聯合產權交易所《全流程投行服務助力高新投成功融資26.5億元》案例;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天津泰達科技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增資項目》案例和廣州產權交易所《社會投資+員工持股 助推紅棉樂器升級上市》案例。
在“產權資本市場第三次典型案例評選活動”中,華諾信誠具體操作的“中國電子系統有限公司增資擴股”、“深圳中電國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增資項目”兩案例榮獲典型增資案例獎。
三是15家會員單位獲得AAA級信用企業資質,8家會員單位獲得AA級信用企業資質。
四是建成產權交易行業專家庫,已聘109名專家為行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五是成立了隸屬于中國產權協會的市場服務分會,協會會員隊伍已達到265家。
協會三屆二次理事會擴大會議是在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不久,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產權交易行業將認真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大部署,以服務國資國企改革為使命,在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結構調整、戰略性重組,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有效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推動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方面繼續貢獻智慧和力量。
協會資本投資運營專業分會常務理事單位、市場服務專業分會會員單位和董事專業分會籌備組成員參加了會議。第三次典型案例評選活動獲獎機構、首次信用評價獲評信用資質機構、協會專家庫專家列席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