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不一樣的產權交易

  10年之間,中國產權市場經歷了從發軔到成熟的變革,在國有企業改革不斷推進的過程中,更被國家政策明確定位為產權資本市場,成為國有企業混改的主平臺。
 

  北京華諾信誠財務顧問有限公司創始人李曉芳回憶說: “回顧服務產權交易這十年,對于優秀的從業者來說,一定是一個能力提升和不斷提高服務含金量的過程。對從業機構來講,應該說僅僅是一個門檻,邁進去之后就會知道,服務國有企業改革,必須要提供有技術含量的服務,真正把投行業務做起來。”
 

  十年間,華諾信誠也實現了服務內容的迭代。李曉芳回憶:“其實公司剛開始做產權交易服務的時候就已經和大型外資投行合作了,當時就曾將公司定位為從事投行化服務,現在想其實當時有點理想和現實的錯配,公司上下的所有員工都覺得干的比其他機構累,回報在最初的時候也跟不上,但經歷了十年再看,下的功夫都是值的。”
 

  2016年7月,國資委、財政部聯合發布的32號令明確除企業國有資產交易外,國有企業的增資也必須進場。可以說,這一政策讓一直攢足力氣做投行業務的李曉芳感覺到沒有白等。
 

  在2017年,華諾信誠邁過了“資源撮合型”能力階段,開始向“專業服務型”的能力階段提升,為更加深入的服務國企國資改革,李曉芳提出了將公司打造成為中國產權資本市場有影響力的“精品投行”的發展理念,在政策法規精研、意向買方全域匹配、服務方案策劃、交易進程高效組織等環節狠下功夫。
 

  在“2017年產權資本市場第三次典型案例評選活動”中,華諾信誠具體操作的“中國電子系統有限公司增資擴股”、“深圳中電國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增資項目”兩案例榮獲典型增資案例獎。
 

  2017年,華諾信誠發起設立的“找項目網”進入良性運營。我們的“找項目網”,服務定位是項目交易人的“首席項目官”。回顧十年的產權交易從業之路,李曉芳堅定的說,“華諾信誠不做一錘子買賣,看長遠、看發展、塑口碑。這么多年,無論是一元的項目,還是數十億元的項目,花的時間和精力是一樣的。首席項目官,不挑項目,先問態度,沒這點態度肯定做不了首席項目官。”
 

  始終靠譜,就必須始終專業,不忘初心,也要始終熱忱。對于李曉芳而言,服務國企改革,就是一門始終都需要去琢磨的技術活,沉下心來鉆研,她總是想能做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