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1月,簡稱"國機集團",2013年7月與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重組,成為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是世界五百強企業。國機集團是中國機械工業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廣、業務鏈最完善、研發能力最強的大型中央企業集團。
一 集團簡介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圍繞裝備制造業、現代制造服務業兩大領域,著力打造機械裝備研發與制造、工程承包、貿易與服務三大主業,服務領域覆蓋了工業、農業、交通、能源、建筑、輕工、汽車、船舶、礦山、冶金、航空航天等國民經濟重要產業領域,為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專業化服務。國機集團具有較強的資源集成和運用能力。雄厚的研發實力、廣泛的全球營銷網絡、強大的資金實力和項目融資能力,形成了涵蓋設計、研發、制造、工程承包、系統集成、國際貿易等方面的完整產業鏈,具備獨特的產業價值和市場競爭優勢。
二 集團旗下有九家上市公司
(一)江蘇蘇美達集團有限公司(蘇美達集團,股票代碼600710)成立于1978年,是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機集團)的重要成員企業。國機集團是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2017年位于世界500強企業第256位。
伴隨中國改革開放和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經過四十年的發展,蘇美達集團已成長為專注于貿易與服務、工程承包、投資與發展三大領域的現代制造服務業企業集團。
(二)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一拖,股票代碼:HK00038,SH601038)前身為第一拖拉機制造廠,是國家“一五”時期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1955年開工建設,1959年建成投產,新中國第一臺拖拉機、第一輛軍用越野載重汽車在這里誕生。經過60余年發展,已經形成以農業機械為核心,同時經營動力機械、零部件等多元產品的大型裝備制造企業集團,是中國農機工業的重點骨干企業。2008 年2 月,國務院國資委批準了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一拖的重組方案,中國一拖正式進入中央企業序列。建廠以來,中國一拖已累計向社會提供了340余萬臺拖拉機和260余萬臺動力機械,為我國“三農”建設作出積極貢獻。所屬第一拖拉機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聯交所和上海證交所上市,是中國唯一擁有“A+H”上市平臺的農機企業。
(三)林海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00099)是由獨家發起人中國福馬林業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在對其全資所屬企業泰州林業機械廠改制的基礎上,以泰州林業機械廠的主要生產經營性資產為投入,通過募集設立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7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募集資金2.3億元,1999年配股募集資金0.74億元。
公司是國家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技術開發力量雄厚。主要產品有摩托車發動機、小型汽油機、摩托車、助力車、林業機械、消防機械等100多種規格型號的產品。公司擁有以數控機床及進口專業加工設備為主的十多條高技術水平的加工線、油漆線和裝配測試線,形成摩托車發動機60萬臺、摩托車40萬輛、林業機械及消防機械10萬臺套的生產能力。公司現有總資產達5.26億元,綜合實力雄厚,在同行業中享有較高的聲譽。
(四)國機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股票代碼600335)是世界500強企業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機集團”)旗下一家大型汽車綜合服務企業。在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中國汽車經銷商集團百強排行榜”中,公司位列第六;在財富中國發布的中國上市公司500強排名中,位居第91位。
憑借20余年專注于進口汽車市場的豐富經驗,公司自重組上市以來,逐步構建起以進口汽車貿易服務為核心業務,汽車零售、汽車后市場為重點拓展業務的全新業務結構;培育出覆蓋進口汽車貿易服務全鏈條的核心能力體系,先后與克萊斯勒、進口大眾、通用、福特、捷豹路虎、雷諾等跨國汽車公司建立起了良好合作關系。
(五)安徽國通管業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00444)始建于1993年,2004年2月19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截止目前,公司總股本10500萬股,控股股東合肥通用機械研究院是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國通管業是中國塑料加工協會管道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單位,國家高新技術企業,PE雙壁波紋管材國家標準(GB/T19472.1-2004)第一起草單位,國內首家專業生產新型塑料管材的上市公司,公司總部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廣東南沙設有一個控股子公司廣東國通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安徽國通現有員工約300人,廣東國通現有員工約150人。國通管業定位于國內新型塑料排水管、燃氣管、供水管和電信、電纜護套管等系列管材、管件專業生產制造企業,公司依托控股股東合肥通用機械研究院在技術及科研方面的優勢,并與北京化工大學、上海同濟大學等高校建立了長期技術合作關系,公司技術中心是安徽省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具有較強的產品創新和自主研發能力。公司先后從德國、意大利、奧地利、英國、加拿大等國家引進了30多條生產線,技術操作人員全部通過專業技術培訓,產品生產全過程實現自動化控制,開發生產的十多個系列、近千種規格管材管件產品均是國家建設部和有關部委聯合下發的《建設部推廣應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術》中優先、重點推廣使用的新型化學建材產品。
(六)洛陽軸承研究所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02046)是重點為國民經濟建設各領域關鍵主機及國防建設研制“高、精、尖、特、專”軸承產品的高新技術企業。其前身洛陽軸承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是我國軸承行業唯一的國家級一類綜合性研究所,1999年進入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轉制為科技型企業。
公司重點為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關鍵主機研制高性能軸承產品,批量生產內徑0.6毫米至外徑6.8米的各種類型高端裝備軸承和組件。主要業務為精密及特種軸承、高速機床主軸、軸承專用裝備和檢測儀器、軸承試驗機以及軸承特種材料的研究、開發、生產和銷售,產品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艦船兵器、機床工具、風力發電、礦山冶金、石油化工、醫療器械、汽車與軌道交通、工程機械、智能制造服務等各個領域。
(七)中工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工國際”,股票代碼002051)隸屬于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5月,并于2006年6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是中國股市實施全流通股改后第一家獲準發行新股(IPO)的公司。
中工國際核心業務是國際工程總承包、海內外投資和貿易,具有豐富的國際工程總承包管理經驗。截至目前,已完成近百個大型交鑰匙工程和成套設備出口項目,業務范圍涉及亞洲、非洲、美洲和東歐地區,業務領域涵蓋工業工程、農業工程、水務工程、電力工程、交通工程、石化工程及礦業工程等,已完成的項目獲得了所在國家業主的廣泛認可和好評。
(八)甘肅藍科石化高新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科高新,股票代碼:601798)是以甘肅藍科石化設備有限責任公司為平臺,由蘭州石油機械研究所整體改制并引進戰略投資者,依照《公司法》創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目前,藍科高新已成為一家國有控股、產權多元化的現代高科技企業。
藍科高新是中國石油石化裝備的開拓者,是中國海洋與沙漠石油的先驅,其前身蘭州石油機械研究所是全國石油鉆采機械和煉油化工設備的行業技術歸口所,成立于1960年5月。藍科高新主要從事石油鉆采機械、煉油化工設備、海洋與沙漠石油設備和工程、煉油化工和天然氣處理及液體回收工程、輕工與食品機械的研究、開發、設計、制造及石油鉆采機械和煉油化工設備的性能測試與評定、石油和石油化工及其裝備的計算機軟件引進與開發、技術咨詢及相關工程設計工程總承包與施工、制造的管理、監造等業務。藍科高新是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和中國海洋石油的一級網絡供應商。
(九)中國機械設備工程股份有限公司(CMEC)的前身是成立于1978年的中國機械設備進出口總公司, 2012年在香港成功上市,由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控股。CMEC是以工程承包為核心業務,以貿易、投資、研發以及國際服務為主體的工貿結合、技貿結合的大型國際化綜合性企業集團。
三 集團下屬有三家企業被列為“雙百企業”
(一)84中工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工國際”)隸屬于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5月,并于2006年6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是中國股市實施全流通股改后第一家獲準發行新股(IPO)的公司。
中工國際核心業務是國際工程總承包、海內外投資和貿易,具有豐富的國際工程總承包管理經驗。截至目前,已完成近百個大型交鑰匙工程和成套設備出口項目,業務范圍涉及亞洲、非洲、美洲和東歐地區,業務領域涵蓋工業工程、農業工程、水務工程、電力工程、交通工程、石化工程及礦業工程等,已完成的項目獲得了所在國家業主的廣泛認可和好評。
(二)85中國聯合工程有限公司是以原機械工業第二設計研究院為核心,聯合多家國家甲級勘察設計單位組建的大型科技型工程公司,隸屬于中央大型企業集團、世界500強企業——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總部設在杭州.
公司設有工業工程、民用工程(一、二)、能源工程、工程建設、工業裝備、規劃市政園林、國際工程等業務板塊。作為國內最早組建的國家大型綜合性設計單位之一,中國聯合設計了以上海電氣、東方電氣和哈爾濱電氣三大動力基地為代表的一大批國家裝備制造業骨干企業,設計和建設了300多座電廠,數以千計的標志性民用建筑。經過六十年的縱橫馳騁和市場競爭的風雨磨礪,中國聯合服務領域早已從單一的機械行業擴展到各類工業、電力、建筑、市政等二十多個行業,成為國內首批獲得工程設計綜合甲級資質的企業。中國聯合服務方式也從工程設計向前后延伸到工程建設全過程,在繼續做精做強設計咨詢業務的同時,積極開拓工程總承包和項目管理業務,大力提升EPC能力,積極參與國際競爭。
(三)86中國中元國際工程有限公司于1987-08-15在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丁建,公司經營范圍包括對外派遣實施境外工程所需勞務人員;醫療器械經營(具體品種以許可證為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