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問題就是事情偏離了正常的軌道,而這種偏離已經嚴重到了需要糾正的程度。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一個屏障消除的過程。通常問題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需改變”的問題;另一類是“需實現”的問題。
管理的過程,就是聚焦成功的關鍵因素,不斷發現問題和解決關鍵問題的過程,也是解決理念認識和實施方法的屏障的過程。如果說危機管理是“救火”,那么問題管理是“防火”,防火要勝于救火。
問題管理是指借助問題優化管理、問題驅動改進管理,防范小問題積累成大問題,防范問題演變為危機,并在防控過程中提升組織和個人的工作水平。正確的“問題管理觀”必須包含以下三重意思,即:一是能避免問題,二是能及早發現問題并予妥善處置,三是能避免同樣的問題重復出現,并為解決其他類似問題提供有益的經驗或教訓。

避免破窗理論災難性后果的最好方式——在第一扇窗破碎后,馬上修好它。因此,出現問題時應立刻著手解決,并要做到“三不放過”:找不到具體責任人不放過;找不到問題的真實原因不放過;找不到最佳解決方案不放過,并盡可能從自己身上找問題、找責任、找原因。
問題暴露的是管理的短板,解決問題的過程是補短板的過程。借助問題管理推進管理優化,還需要遵循按常理思考、簡單思考和全局思考的決策三原則。按常理思考:“太陽底下無罕事”,決策盡量不要違背常理。簡單思考:刨除繁雜的外表,抓住最關鍵的點。全局思考:整體為一、一為整體,把自己當做整個公司來思考。
在我們的業務工作中,堅持正確的問題管控法則,更有助于為客戶防控國有資產流失,防控并購交易風險,實現服務品質交付。問題管控成功的最高境界,就是做到“無為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