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文化綱要—精勤進取精神

       天道酬勤,力耕不欺

       “天道酬勤,力耕不欺”,工作不會傷身。許多人,對全力投入工作表示懷疑,他們徘徊在工作與玩樂之間,選擇輕松工作,快樂玩耍,是許多人特別是年輕人的流行。我們并非主張辛苦工作,但我們認為每個人都要對自己有交代。既然工作,就要有成長、有成果、有好的回饋、有升遷、有加薪,因此,在工作時全力以赴是免不掉的。事實上,沒有成就、不被認同,恐怕比工作更傷身,更令人痛苦。

        “天道酬勤,力耕不欺”,說的是幸福不會從天降,幸福是勤勞的結果,是耕耘的收獲這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經典表達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勞動創(chuàng)造價值,勞動創(chuàng)造文明,勞動創(chuàng)造幸福。但是勤奮并不是天生自然的選擇,在漫長的人類文明的進化史中,勤奮總是跟懶惰相伴而生。從某種程度上說,人類的文明成果都是在克服了懶惰、松懈、倦怠和保守的情緒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成功屬于勇于進取的人,絕不屬于懶惰的人。

       自強不息、勤勞奮斗、勉力敬事,這是貫穿于中國發(fā)展過程的精神氣質,更是中國贏得未來的重要保證“勤”是中華民族最傳統(tǒng)的稟賦,更是今天需要發(fā)揚光大的時代精神。人無賢愚之分,唯有勤惰之別,一勤天下無難事。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其實都是因為一句“以勤治事”,勤有五解,曰:身勤、眼勤、手勤、口勤、心勤。這不僅是為官之道,亦是為人處世之道。





 
        “天道酬勤,力耕不欺”,要求我們要在合適的范圍內讓自己忙碌起來,不論是已有目標,還是仍在嘗試,關鍵在于始終要努力,不要太計較做什么事對自己是否有好處。其次,多做一些難事,所謂“迎難而上,做難事必有所得”,去嘗試,努力突破自己目前的能力極限,哪怕失敗,其中的經驗對將來也是會有好處的。“做難事必有所得”考驗人品、檢驗見識、展現擔當、成就積淀,是人生閱歷的質變與沉淀
 
 
       秉持“天道酬勤,力耕不欺”的勤勉進取精神,不斷脫離舒適區(qū),在挑戰(zhàn)、迎戰(zhàn)、鏖戰(zhàn)、勝戰(zhàn)的環(huán)境中砥礪前行,迎接我們到來的必然是非常之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