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中央企業供給側改革研討會”于2016年1月20日在北京成功召開。針對供給側改革是一個持久戰,本次會議的研討會主題是“探討和研究中央企業供給側改革的創新思路和發展路徑”。

"中央企業供給側改革研討會"會場
“中央企業供給側改革研討會”于2016年1月20日在北京亦莊錦江富園大酒店隆重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國資國企產業創新戰略聯盟主辦,《國資報告》和北京華諾信誠財務顧問有限公司共同協辦,會議主題涉及中央企業供給側改革面臨的瓶頸問題預測、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與供給側改革的關系、供給側改革市場的新機遇,從產能過剩的產業機會到資產配置、供給側改革下的金融政策趨勢、借助新型資本市場,推進國有企業并購重組等。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新聞中心副主任,《國資報告》總編輯蘇桂鋒主持會議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新聞中心蘇桂鋒主持了本次會議,他指出:供給側改革的提出,目的上是想解決中國發展面臨較為嚴重的供給約束和供給抑制的難題。因此中央企業供給側改革研討會主題是“探討和研究中央企業供給側改革的創新思路和發展路徑”。

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巡視員李保民做大會總結
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巡視員李保民對研討會做了總結發言。他從以下四個方面對會議進行了探討總結:一是探討了中央企業供給側改革的內容和現實意義;二是探討了中央企業供給側改革任務的實際舉措;三是探討了供給側結構問題和突破的方向;四是探索中央企業供給側改革的行業特點和特殊路徑。李保民最后強調我們供給側的改革是一個持久戰,我們一定要有具體落實措施,要將供給側改革落到實地。
本次會議主題分享嘉賓為: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 邵寧;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 季曉南;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 李新創;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綜合研究室主任 陳道富;北京華諾信誠財務顧問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找項目網首席市場官 李曉芳。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中國國資國企產業創新戰略聯盟首席顧問邵寧
【主題:中央企業供給側改革面臨的瓶頸問題預測】
邵寧在演講中表示,當前要推動供給側改革包含兩個大的方向任務,一個是結構調整,結構調整需要調整現有的產業結構,使這個產業結構能適應當前經濟發展階段的要求。另一個是體制改革,體制改革要激發各類經濟主體尤其是企業和市場的活力和競爭力,以便能夠以更高的效率實現產業發展變化。
邵寧進一步解釋說,結構調整方面又包括兩個方向的具體目標:一是對現有產業結構中的不合理部分進行處置,以緩解經濟生活中的困難。二是要發展新一代高端制造業,這是今后一段時間中國經濟發展最重要的目標,也是我們國家中長期經濟發展面臨的最大挑戰。
邵寧闡述了中國經濟長達三十年的高速增長的四個主要原因:第一個是規模巨大而且長期處于結構性短缺;第二是國內的高儲蓄率;第三是國外的技術來源;第四是低成本要素。
邵寧最后強調,提出供給側改革措施的同時,需要把相關的微觀層面的操作具體政策化,通過具體的操作把它落實到位。這也說明通過供給側改革能使我們擺脫當前的困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我們感覺也是唯一的出路,同時它也是需要經過艱苦努力的,不是一件非常容易做的事情。
國有重點大型企監事會主席季曉南
【主題: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與供給側改革的關系】
季曉南在演講中表示,就混合所有制經濟改革和供給側改革發表了個人觀點。主要講了三個問題:一是供給側改革要求增強企業的活力和動力。二是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進一步增強企業活力和動力。三是以整體上市為著力點推進混合所有制經濟改革。
最后季曉南強調,無論是整體上市還是混合經濟都是我們的發展方向,單改革也面臨一系列的矛盾和問題。我們還是要按照從中國特色出發釋放國企改革,進一步增強國有企業的活力,競爭力,同時也有利于更好實現兩個毫不動搖,為我們更好的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強大新的動力。
]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李新創
【主題:供給側改革市場的新機遇,從產能過剩的產業機會到資產配置】
李新創在研討會先就供給側改革談了自己的認識,他指出,經濟進入新常態,整個經濟回落的形勢下,除了要著力加強改革,著力提高企業經營質量和效率還要兼顧需求拉動。之后他著重分析了鋼鐵過剩的應對之策,不僅要去產能,還要減能,由多到少。
最后李新創又強調,任何政策都要有配套的計劃落實才會是有效的。供給側改革最重要的還是政策落地。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綜合研究室主任陳道富
【主題:供給側改革下的金融政策趨勢】
陳道富對供給側結構改革講了兩方面的內容。第一供給側結構改革是理論框架和未來政策一個體系一個展現。在過去這幾年中國特別是從1997年開始,一直都是基于需求側的管理,特別2008年、2009年以后采取需求側的管理,其中面臨很多困難,這個時候需要尋找新的理論來解釋、指導和調控中國的經濟的運行,需要尋找新的增長動力。這時候供給側結構改革便應運而生。它不僅僅指導2016年的工作,而是未來相當長時間內都將作為工作的基礎。它是一套比較完整的體系,它的提出包括五個發展理念,五個政策支柱,五大中堅任務,非常多的論述,適用于比較長期的理論框架需要,應該從中長期的角度看待看這個問題。
第二是供給側改革在金融領域要求和它的表現。 有兩點是需要引起注意的:1、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他認為最后應該著眼于改革,中國所有實踐一直都是在改革、發展、穩定三個之間進行協調,供給側結構改革更加突出改革和調結構的重要性。2、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供給側改革其實有很多方面,中國一直沒有停過改革,但是這次特別強調供給側的改革,在當前這種新常態歷史時期,更加強調是一個概念,實際上是愿意忍受或者直面在調結構過程中產生的風險來取得中長期目標的。
第三結合各位我理解對國有企業可能在未來供給側改革推進過程中可能碰到一些問題。
最后陳道富講了利率,他對利率擔心沒有民營企業那么大。現在一直講融資難融資貴,背后邏輯是轉型過程中信任的變化。

北京華諾信誠財務顧問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找項目網首席市場官李曉芳
【主題:借助新型資本市場,推進國企并購重組】
李曉芳在“中央企業供給側改革研討會”上做了主題發言。她指出:并購重組是產業調整,經濟轉型的重要方式。
李曉芳著重分析了經濟新常態下如何借助產權市場來推動國企并購重組。她指出,產權市場可以充分發揮資源配置作用,帶動資源要素流動,而當前有許多產能過剩的僵尸企業亟需通過并購重組實現有效退出。
最后,李曉芳又詳細解讀了近些年產權市場上涌現的非公資本投資體參與國有產權交易的狀況,并強調產權市場進入賣方市場情形下,以互聯網思維和手段提升項目買方征集效率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