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權經紀人_如何計算企業增資擴股中的股權價值?

  公司每輪融資或者增資擴股中,都會引起公司的注冊資本、股權比例、公司估值等變化,原股東不僅關心能夠融到多少錢,更關注股權被稀釋的程度(“稀釋”意味著原股東持股比例的下降,只要引進新股東就會造成稀釋的效果,增資擴股如果全部被原股東按比例認購,股權則不會被稀釋),因此需要對增資擴股中股權價值進行計算。
 

  增資擴股時涉及到四個核心指標,分別是出讓股權比例、融資額度、融資后估值與融資前估值,它們四者的關系如下:
 

  出讓股權比例=融資額度÷融資后估值
 

  融資前估值+融資額度=融資后估值
 

  若知道以上其中任意兩個指標,我們就可計算出其余兩個指標。
 

  例如,某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為500萬元,有A、B兩名股東,A占股60%,B占股40%。經營一段時間后,A、B兩名股東想引進新股東,出讓10%的股權融資800萬元。知道了出讓股權比例與融資額度,融資前估值與融資后估值則如下:
 

  1、融資后估值=融資額度/出讓股權比例=800萬元÷10%=8000萬元。
 

  2、融資前估值=融資后估值-融資額度=8000萬元—800萬元=7200萬元。
 

  根據上例,我們可以進一步計算出如下的指標:
 

  1、增資擴股后的注冊資本=500萬元÷(1—10%)≈555.56萬元(總股本相當于注冊資本或實收資本)。
 

  2、800萬元融資額度計入資本公積的數額=800萬元—(555.56萬元—500萬元)=744.44萬元。
 

  3、增資擴股后每股的價值=融資后估值÷總股本=8000萬元/555.56萬元=14.40元。
 

  新股東的股權比例=融資額度÷融資后估值,而我們最后再看看原股東在增資擴股后的股權比例,原股東增資擴股后的股權比例=股權數量÷增資擴股后總股本。
 

  根據上例,例如原股東B在增資擴股前占股40%,增資擴股后則變為占股36%,即(500萬元×40%)÷[500萬元÷(1-10%)]=36%。同理,原股東A占股變為54%。
 

  若原股東B想繼續持股40%,則需要在此次出讓10%的股權融資800萬元的增資擴股中,增資320萬元認購4%的股權,而新股東則只能增資480萬元認購6%的股權。
 

  根據以上分析,可以總結如下表:
 


 

  在國有企業融資時,一般會有幾個關鍵值,包括股權比例、融資金額、新增注冊資本/股份數、股價、評估值(融資前估值)等,如何通過已知值求出未知值,具體有以下兩種參考情況:
 

  一、已知評估值、增資金額,計算新增股權比例;
 

  假設公司注冊資本為5000萬元,評估后凈資產為8000萬元,擬增資金額為1600萬元,本次新增股權比例為:
 

  每一元注冊資本對應評估值:8000/5000=1.6元
 

  擬新增注冊資本:1600萬元/1.6元=1000萬元
 

  增資后企業注冊資本:5000+1000=6000萬元
 

  新增股權比例:1000/6000*100%≈16.67%
 

  二、已知股價、增資后股權比例,計算增資后注冊資本及增資額;
 

  假設公司注冊資本為5000萬元,擬以4元/股增資擴股,增資后新股東持股20%,本次增資后注冊資本為:
 

  增資后,原股東持股比例:100%-20%=80%
 

  增資后注冊資本:5000/80%=6250萬元
 

  新增注冊資本:6250-5000=1250萬元
 

  總增資金額:1250*4=5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