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回來過寒假,倒是充分利用這段時間,一有空就跑來找智者聊天。聊得高興,二人擁爐夜話,也別有一份樂趣。少年的同學朋友們忽然發(fā)現他言語之間有了一份不同的氣質似的,都覺得有點奇怪,還以為是他在國外待了一段時間,得了什么真經吧。少年就得意洋洋的,也不說穿。
這一天,這一老一少又在智者的書房里擺開龍門陣。
少年還記著上次沒談完的話題,說:“老師,您上回的話還沒講完呢。只說了一下矛盾法則的內容,還有實踐法則沒講呢。”
智者瞇著眼睛,好像似睡非睡的樣子,隨意地說,“哦,是嗎?這還用講嗎?實踐法則當然就是要不斷地去實踐嘍,這有什么好說的。”
少年對智者的這個態(tài)度很不滿意,問道 “那實踐的內涵是什么?為什么實踐這么重要?又循著個什么樣的線索主實踐。”
少年一口氣提了一連串的問題,轟向智者。
智者搖搖頭,好像要搖掉腦袋里的瞌睡蟲,他只好打起精神來對付這個難纏的少年了。他想了想,反問道:“你為什么想要弄清楚這些問題呢?”
少年胸有成竹地說 “俗語說要‘ 知言善行’,僅僅知道這些道理,而不能在實際的行動中去很好地應用它,那不是很浪費嗎?都跟你似的,裝了一肚子知識,整天呆在家里不動窩,有什么好?”
少年的話似乎打中了智者穴位。智者想想,倒也是這么回事,還不好怎么反駁少年的話。他說:“嗯嗯,言之有理,言之有理,這樣吧我說說我對實踐的一些理解,你聽聽看對不對,好嗎?”
少年這才歡喜起來,跑過去給智者倒了一杯茶。
智者清了清嗓子說:“實踐法則是一句千真萬確的老話,即‘一切從實際出發(fā)’,也就是‘實事求是’。任何規(guī)律只有和當前實際情況結合起來考慮,才有現實意義和操作意義。它的前提是‘世界上絕沒有完全一樣的兩片葉子’和時間的單向不可逆性。脫離實際談規(guī)律只是亂彈琴。”
少年說 :“這樣說來,實踐和規(guī)律是相對應而言的嘍。”
智者說:“可以這么說。實踐和規(guī)律是一對相對應的概念 ,但要注意到,有時候紛繁復雜的實際現象會蒙住人的眼睛,有時候先入為主的所謂規(guī)律同樣會蒙住人的眼睛。一般來說,規(guī)律要分時間、地點、對象、條件的不同而產生適用程度和方式的不同。對重實際而不重規(guī)律的人,我們要大談規(guī)律;對重規(guī)律而不重實際的人,我們要大談實際。對都不重視或都重視的人我們就都談,呵呵。”
少年問道:“那么要實事求是地去做事,有什么法門可循的嗎?”
智者回答說:“要做到實事求是也有一個基本的方法,就是對比。比原來,比別處,比別人,比目的,比條件,等等,到底有什么不同,到底有什么相同。不作對比,就是一件東西一件事情放在你面前,你也不知道它普通在什么地方,獨特在什么地方,當然也就拿不出相應的辦法來。從強調效果的角度來說,實事求是是第一位的。”
少年點著頭說:“我聽著這些東西和前面講的超越相對層次法則和矛盾法則都有相通之處呢,這可真有點奇妙了。那從實踐的角度來講,面對復雜的事情,有一些什么樣的東西是要特別注意的呢?”
智者很喜歡這個愛思考的聽眾,回答說:有的。有一句話叫 ‘任何歷史都是當代史’,這是說任何事物都具有現在進行時的根本屬性,強調要考慮事情的特殊性,把當時當地當事的特殊條件看清楚。在規(guī)律的背景下看特殊的事情,由特殊的事情又來反思已知的規(guī)律。還要考慮到一件事物和它之前之后的時間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分,特殊是相對于聯(lián)系而言的。”
少年說:“這還是老生常談呀,還有嗎?”
智者拍了一下少年的后腦勺 ,說:“是正確的東西才會老生常談,不對的東西還談它干嗎?在對事實的認識上,還有一點要特別注意的,就是看事物的角度可能有無窮多個,意思是哪怕就是同一樣事情,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層面上、在不同的角度上,對事實的描述是會不一樣的,由此得出的判斷也可能不一樣。所以,對事實的說明,要盡量在最基本、最少分歧的層面和角度上來進行比較好。不然大家說的事情不一樣的地方太多, 就沒有話語的共同基礎了。關注不同事情的不同說法,承認不同認識的不同價值,也是實踐法則的一個極重要內涵。”
少年認同地說:“這個說法聽著還有點新鮮感,我記住了。”
智者接著說:“所以從實踐的意義上說 ,我們要有隨時準備對付新發(fā)生的事情的意識。前一刻和后一刻的事情都會有不同,時刻注意這一點,不要僵化。所謂每天的太陽都是新的,積極去看待這個新,而不是消極、害怕。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沒什么好怕的。”
少年高興地說 :“這個積極的心態(tài)我看很重要,我覺得在實踐中面對很多事情的時候,這一點是最要緊的。好像在前面講緊張度法則的時候,也提到了這一點。”
智者會心地一笑,說:“你能融會貫通,這很好。你要記住,一切的法則都是給你提供一個參考而已,事情都是活的,不是死的。所謂‘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就是這個意思。”
少年站起來舉手敬禮,大聲說:“收到,長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