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景
2018年以來,國內宏觀經濟外部形勢發生明顯變化,美國對外政策的擾動給全球經濟復蘇帶來更大不確定性,新興經濟體債務危機頻現,經濟體間貿易摩擦不斷升級。在“防風險、去杠桿”的政策指導下,國內金融監管強勢收緊,中國股權投資市場增長進入快速下行的軌道,從2018年H1的數據來看,人民幣和美元基金的募集金額幾乎重回2015年的水平,實體經濟從金融體系內獲得資金的情況不容樂觀。隨著大發審委對新股的從嚴審核以及資管新規的出臺,中短期內民營企業的融資渠道將被大幅收窄。赴港上市,成了國內優秀互聯網公司的最后選擇;全民FA,卻不再是因為資本的狂熱。
當各大傳統投行因項目荒而開始裁員時,以華興資本為代表的精品投行卻在2018年H1交出了不俗的成績。根據華興資本(01911.HK)上市后的首份半年報披露,公司在2018年上半年收入1.08億美元,同比增長100%。國內的精品投行已經全面崛起,成為了新經濟企業融資歷程中的貼身管家。
2傳統投行之殤
中國證券市場和投資銀行誕生于20世紀90年代,投資銀行的業務范圍主要包括上市承銷、股債融資、并購業務、資產證券化等業務。目前投行業務的開展是建立在對企業盡職調查和上市輔導基礎上的,目的是為了保證企業的相關信息滿足監管機構要求,進而保證順利通過證監會監管核準。
然而,以TMT、新零售、共享經濟為代表的新經濟企業,其專利技術、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價值較高,固定資產占比相對較少,輕資產特征比較明顯。同時,由于新經濟的高投入、高收益、高風險以及不同發展階段的不確定性,導致其對資本性夾層融資、風險投資、股權投資等融資方式更為依賴。但當前中國投資銀行主要局限于IPO、并購和定向增發等幾種單一的融資方式,多元化融資能力較弱,且很多流程化產品是面向成熟期企業,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業務模式對新經濟企業的適應性。
3精品投行的崛起
財務顧問(英文簡稱FA),也被稱為精品投資銀行,是創業者和投資人之間的對接渠道,核心作用是為企業融資提供第三方專業服務,主要包括私募融資和兼并收購業務。不同于傳統投行以保薦費和承銷費為主的盈利收入,精品投行的收入以上市前融資的財務顧問費為主。
華興資本、漢能投資和易凱資本這三家國內第一梯隊的精品投行機構,先后成立于2000~2005年之間,參與并見證了中國投資行業的崛起。從三家機構專注服務的行業來看,無一例外選擇了屬于新經濟體系內的頭部行業,包括互聯網、人工智能、醫療服務等,其中不乏經典案例:
在中國證券業并不長的發展歷程中,精品投行的崛起擁有天時地利與人和:一、中國經濟在過去10年飛速發展,金融市場需求發生結構化變化,新興經濟異軍突起,而傳統的金融機構未能及時適應;二、全民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使得創業者與社會資本的紐帶逐漸加強;三、飛速發展的經濟、逐漸成熟的法規制度,使得成熟的證券從業者和專業的海歸投行人員紛紛投身精品投行。
4精品投行的未來
在眾多PE/VC投資機構中,團隊本身具有相當專業化的盡職調查、估值定價和商業談判等專業能力。精品投行要想在財務顧問這一細分市場中取得比較優勢,就必須擺脫三流機構的“純銷售”作風,在做好二流機構“講好故事找好投資”的基本職責同時,以一流機構的專業能力聚焦企業和產業的重構升級。未來精品投行的專業能力體現如下:
①能聚焦某一行業或領域進行深度挖掘
正是因為精品投行更專注于某個行業、領域,因此往往在該細分領域中可以實現更深的產業理解和資源積累,掌握細分行業的垂直資源。比如華興資本的成功與創始人包凡在TMT行業的深厚人脈有莫大的關系。
②讓投資機構解放生產力從而專注決策
中國的PE/VC,在行業和地域上已經形成各自的發展壁壘,因此跨區域或行業的投資對于機構來說,風險和成本都是一個考慮的標桿。然而資本的逐利性讓投資的風口時刻涌動,資本和項目的信息不對稱將繼續存在。在這樣的情況下,精品投行需要理解投融雙方的發展需求,減少投資人的信息誤判,并協助他們快速地與標的企業建立信任,有效地完成如盡調報告,交易方案等工作,讓投資人專注于在不確定條件下的快速決策,本質上減輕一部分機構的工作量。
③擁有數據化研究能力
行業研究作為判斷賽道、進行決策的重要基礎,決定了精品投行對項目和投資人的精準匹配能力。在信息碎片化的時代背景下,通過大數據分析能迅速抓取新興的行業資訊,精確分析項目優劣,并能實現對不同行業項目的快速了解。在華興以及易凱的招聘官網上,數據分析類工作一直存在缺口,新晉的投資團隊成員也被要求掌握一定的數據處理技巧。精品投行作為溝通資本市場和企業部門之間的通道,唯有通過精確的數據分析,才能最有效地推銷觀點,實現資源撮合。
在資本的寒冬下,國內的金融業面臨著大規模的洗牌甚至優勝劣汰。對于精品投行來說,發現價值洼地、建立渠道資源、實現投資和行業的積累,才能在這個冬天廣積糧,高筑墻,緩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