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全面”律動產權交易行業新局(下篇)

三、全面依法治國為產權交易行業標定邁向法治行業的新臺階

全面依法治國,是實現小康社會目標乃至第二個一百年目標的保障。習近平總書記把它與全面深化改革并稱為“鳥之兩翼、車之雙輪”。“兩翼”、“兩輪”照應了產權交易行業的兩個主要功能:創新、規范。就是說,全面深化改革在產權交易行業的落腳點主要體現為創新交易業態,全面依法治國在產權交易行業主要體現為規范行業治理。全面依法治國為經濟社會領域里的各個行業設定了由“法制”邁向“法治”的新臺階; 推進行業法治化,建設法治行業,已經成為大勢所趨,產權交易行業正在順勢而為登臺階。

一方面,依憲依法規范治理產權交易行業的法治意識持續提升。習近平主席在紀念現行憲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依法執政,關鍵是依憲執政。”產權交易的根本地位是在現行憲法中確立的。1988年4月12日,七屆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第十條確定:“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轉讓”。由此,土地使用權轉讓成為最先適用于憲法的產權交易品類。產權交易行業的法律地位是《企業國有資產法》確立的。該法第五十四條規定:“除按照國家規定可以直接協議轉讓的以外,國有資產轉讓應當在依法設立的產權交易場所公開進行。” 由憲法和《企業國有資產法》所規定,全國范圍的產權交易所一類經濟組織具備同業性。依憲依法規范治理產權交易行業,是全面依法治國的組成部分和內在要求。換言之,產權交易行業融入全面依法治國戰略布局,需要把依憲依法規范治理的法治意識作為行動的先導。具體說來就是:以法治中國的大業宏圖為先導,切實認同“行”因法而定、依法治理行業,“業”從法而置、緣法規范業態的法治通則;以市場決定作用與政府更好作用相結合的理性思維為先導,一體兼顧為市場服務、為社會服務、為政府服務的三重職能;以全國范圍公共資源市場、全球范圍資本金融市場相融通的柔性理念為先導,審慎對待產權交易場所等同產權交易市場的傳統范式;以“咱來吧”式的攜手擔當類的想法和說法為先導,果決擺脫“狼來了”似的防范擔心類的做法和想法。總之,法治意識提升在產權交易行業的關鍵落腳點是,進一步整合資源、共享信息、整體面向全國范圍的產權交易市場,加快“四統一”——統一交易規則、統一信息披露、統一交易系統、統一過程監測的步伐。同時,與產權市場領域的諸多相關行業在“四個全面 ”戰略布局中主動擔當、公平競爭、互惠共贏。

另一方面,以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制度為起點的法治行業建設持續推進。產權交易行業是靠法律法規、政策制度起家的。我國改革開放后出現的首個企業產權轉讓場所——武漢市企業兼并市場事務所,在其實施方案中就明確了“市場組織”、“交易方式”、“上市條件”“交易手續”等8項基本制度(注5)。目前設在34個省會城市、直轄市和經濟特區城市的48家產權交易所(中心),均訂有各自的規章制度,分門別類匯總起來不下千余項。協會去年匯編成集的法律法規政策文件有92份,約83萬字。這些法律法規、政策制度確立了產權交易的市場定位、功能取向、活動范圍和運作規則。成為產權交易機構安身立命的基本保障和成長進取的鋪路基石。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已經確定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依此推論,全面依法治國賦予產權交易行業的使命任務就是要讓產權交易行業的法制化再上一個新臺階,完善產權交易法治體系,建設法治行業。“法制”與“法治”,二者似乎大同小異,其本質是遞進與種屬關系。產權交易“法制化”,側重于法律、法規、政策、制度本身及其在產權交易行業的適用性;而建設法治行業是讓產權交易行業始終處于依憲依法治理的經濟社會狀態。在全面依法治國語境里,“法治”的內涵比“法制”要大得多,“法治”的極致可以囊括“法制”。市場經濟既是法制經濟更是法治經濟;產權交易行業既然有法制行業的根基就更有理由成為法治行業。建設法治行業是一個任重道遠的歷史過程,今后五年,產權交易行業將循著以下路徑砥礪前行:一是,主動參與中央和地方的立法工作,繼續爭取早日產生一部產權交易法;二是,積極參與配合各級政府、法院、檢察院的司法、執法工作,切實將產權交易活動納入法治軌道,兼顧好履行好產權交易行業的市場功能與社會職能; 三是,創新并完善行業體系管理規章制度,有效預防系統風險以及局部風險,做到法有授權全力為,法無禁止不亂為; 四是,構建包括知法、懂法、遵法、護法行為理念在內的行業文化,作為業務創新的核心價值標準,矢志當好法治中國國有資產的忠誠衛士。

四、全面從嚴治黨昭示產權交易行業從嚴自律的通用法則

全面從嚴治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保障。黨中央在全面從嚴治黨中,大力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制度建設,以高標準嚴要求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增強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堅持問題導向,聚焦黨的建設熱點難點問題,落實八項規定,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從嚴治吏、嚴明黨紀,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拔‘爛樹’、治‘病樹’、正‘歪樹’,捍衛了黨紀國法的尊嚴,維護了社會公平正義,深得黨心民心。行業有別,大道無疆。全面從嚴治黨在執政黨建設普遍規律、根本大計、通用法則的層次上,給予全國產權交易行業以至偉至深的昭示。

全面從嚴治黨昭示產權交易行業:從嚴自律根本是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保持一致。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產權市場作為中國資本市場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它的創建、培育、造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政府轉變職能、領導國民經濟轉型、領導公有制企業改制重組的成果之一。沒有黨的領導,就沒有產權市場;沒有產權市場,就沒有產權交易行業。產權交易行業從其所服務的國有企業、國有經濟,一體構筑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基礎。辦好全國產權交易行業的事情,必須堅持和服從黨的領導,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保持一致,適應黨的執政方式和政府職能轉變的新要求; 辦好產權交易所的事情,重在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干部表率作用。

全面從嚴治黨昭示產權交易行業:從嚴自律重心是在交易業務公平、公開、公正上下功夫。產權市場屬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產物,產權交易平臺屬于全體人民公共權益的實現方式,產權交易行業屬于代行政府委托職能的社會公器。產權交易行業自律比起通常的行業自律來,承載著更重要的使命和義務,背負著市場、社會、政府的三重重托。從嚴治黨帶給產權交易行業的利好,絕不僅僅限于行政機關、國有企業、公用事業將更多國有或公有資產轉讓事項委托給產權交易機構;最為主要的是,從嚴治黨給產權交易活動打造了更加公平、公開、公正的市場機制和市場環境。打鐵需要自身硬,行業務必自律,自律務必從嚴。有了這樣的行業共識,產權交易行業就能夠既當改革動力、又當自律主體,通過深化改革加強行業自律,以更加公平、公開、公正的姿態,參加國資國企混合所有制、整合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事業單位性質分類、行業協會與行政機關脫鉤等重大改革。

全面從嚴治黨昭示產權交易行業:從嚴自律永遠在路上。“永遠在路上”、“既是攻堅戰,又是持久戰” (注6),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就作風建設、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作出的十分嚴肅、高度抽象而又生動的概括和部署。這些論述告訴產權交易行業,從嚴自律沒有結束時,只有進行時,要打持久戰。黨的十八大以來,產權交易行業中的各個基層黨組織、黨員領導干部和廣大黨員,按照黨中央及上級黨組織的要求,參加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進行了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嚴格執行八項規定,整治身邊的腐敗和不正在之風,為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制度建設盡到了義務,做出了貢獻。同時,促進了產權交易行業自律建設,保證了行業整體上沒有出系統性風險和顛覆性問題。但是,行業自律不能寄希望于一蹴而就或一勞永逸。因為,產權交易行業作為產權市場的中介平臺,同時為投資方和融資方提供雙向信息和互動服務,在產權和資產的商業運營鏈條中處于樞杻位置。產權交易活動中的等價交換原則隨時都可能滲透社會生活、政治生活、黨內生活。趨利傾向在這“三種生活”中哪怕稍許滲透,都可能悄然發酵、蔓延、作祟,重復演繹溫水煮青蛙的悲劇。產權交易行業公信力具備財富效應,在保值增值國有資產和社會財富的同時,也往往容易被權力尋租與蛀蟲侵蝕設為靶向目標。經驗與教訓相形佐證,行業自律搞得好不好,既決定社會影響力,也牽動市場貢獻率。今后,我國資源環境約束日益強化,要素的規模驅動力逐步減弱,傳統的高投入、高消耗、粗放式發展方式難以為繼,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中,各類市場主體不斷開辦新企業、開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培育新產業。產權交易行業若要在新常態下繼續主導產權市場轉型升級、提質增效,自律建設只能加強而不能削弱。首先,扎緊規章制度的籠子之口,將自律挺在法律的前面,把業內大大小小各種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之中。其次,把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主體,轉化為行業自律的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明確兩個責任清單,增強行業自律的操作性。又次,把自律建設貫穿在日常工作中,提振產權交易信息公開化程度,主動接受社會公眾監督。復次,支持配合黨和政府反腐的高壓態勢、倡廉的高調態勢。一方面,支持公、檢、法、司、紀委監察機關反腐肅貪行動,不斷壓縮腐敗生存空間;一方面,褒揚清正從業、依法經商、廉潔自律的案例和人物,造成正氣廉風有人頂贊、人人學習的風氣和局面。

結語

神州起宏圖,百業沐朝暉。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全國產權交易行業的建設目標、改革任務、法治路徑、自律功能等,正在獲得全面統籌、精準指引、深度擘畫與強勁推動。一個與“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相適應的產權交易行業發展新局面,正在并將持續展現出來。“四個全面”律動產權交易行業新局——這必將成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的一道亮麗風景。

(作者為中國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機構協會副秘書長 王雙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