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產權市場的新機遇

  為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強薄弱環節建設,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充分發揮社會資本特別是民間資本的積極作用,2014年11月,國務院下發了《關于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國發〔2014〕60號),提出了建立健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機制(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公共私營合作制)(以下簡稱“PPP”)。隨后,財政部相繼出臺了《關于印發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試行)的通知》(財金〔2014〕113號)(以下簡稱“《操作指南》”)、《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政府采購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文件,一大批PPP項目如雨后春筍般在全國各地公布并組織采購實施。據財政部相關部門發布的消息,2015年9月,財政部公布的第二批共206個PPP示范項目名單,總投資額6588.64億元,項目數量是第一批項目的7倍,總投資額是第一批項目的4倍。同年12月,國家發改委公布第二批共1488個推介的PPP項目,預計總投資額2.26萬億元,數量和金額分別比第一批項目高42.9%和13.9%。截至目前推出的PPP項目之和超過3100個,總投資額近6萬億元。那么,PPP項目的迅猛推出能為產權市場帶來哪些新的機遇呢?
 

  1 PPP與產權市場的關系
 

  PPP項目操作流程按照《操作指南》大體分為項目識別、項目準備、項目采購、項目執行和項目移交五個階段,共計十九個步驟,包括項目發起、項目篩選、物有所值評價、財政承受能力論證、管理架構組建、實施方案編制、實施方案審核、資格預審、采購文件編制、響應文件評審、談判與合同簽署、項目公司設立、融資管理、績效檢測與支付、中期評估、移交準備、性能測試、資產交割和績效評價。PPP項目組織實施的主要依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從操作流程及法律依據看,似乎與產權市場沒有任何關系,但如果認真分析即會發現PPP與產權市場的關系相當緊密。
 

  首先,PPP是一種資本的合作模式,而產權市場是一個以資本交易為主要對象的市場?!恫僮髦改稀返诙龡l規定,社會資本可依法設立項目公司。政府可指定相關機構依法參股項目公司。項目實施機構和財政部門(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中心)應監督社會資本按照采購文件和項目合同約定,按時足額出資設立項目公司。大量PPP項目公司的設立,一方面為產權市場提供了潛在的交易資源,另一方面在項目公司的設立過程中如涉及國有資本增資事項,按照相關規定需要通過產權市場辦理相關手續。
 

  其次,PPP是一種創新投融資機制,而目前已經成熟的產權市場集聚了大量的社會資本,是一個理想的社會資本投融資平臺?!恫僮髦改稀返诙臈l提出項目融資由社會資本或項目公司負責。社會資本或項目公司應及時開展融資方案設計、機構接洽、合同簽訂和融資交割等工作。而產權市場為這種投融資機制實現提供了大量潛在的融資對象,可以根據融資經驗,設計合理優化的融資方案。
 

  再次,產權市場是PPP項目國有資本退出的必經之路?!蛾P于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政府要與投資者明確PPP項目的退出路徑,保障項目持續穩定運行。項目合作結束后,政府應組織做好接管工作,妥善處理投資回收、資產處理等事宜。按照《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國務院國資委、財政部令第3號)要求,國有資本退出必須通過產權市場公開進行。
 

  2 PPP是產權市場的新機遇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PPP與產權市場的關系十分密切,大量PPP項目的計劃實施為產權市場帶來了新的機遇。作為產權市場的主體,產權交易機構應主動出擊,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參與到PPP項目實施的相關環節。
 

  2.1 利用產權市場功能為PPP項目實施方案的編制提供服務
 

  《操作指南》第四條指出,財政部門應本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基本原則,以制度創新、合作契約精神,加強與政府相關部門的協調,積極發揮第三方專業機構作用,全面統籌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管理工作。而產權交易機構就是最好的第三方專業機構,可以從項目準備階段入手,在項目架構組建、實施方案編制方面提供服務。
 

  2.2 利用產權市場為PPP項目尋找符合采購條件的社會資本
 

  PPP項目主要按照政府采購法組織實施,通過政府采購網以公開招標方式尋找社會資本合作對象,而政府采購網集聚的大多是產品和服務供應商,社會資本相對較少。產權市場是資本市場交易平臺,集聚了大量社會資本,因此PPP項目組織方可以通過產權市場征集符合采購條件的社會資本,大大提高PPP項目征集社會資本的效率。
 

  2.3 產權市場可以為PPP項目提供綜合專家服務
 

  《操作指南》第十六條規定,評審小組由項目實施機構代表和評審專家共5人以上單數組成,其中評審專家人數不得少于評審小組成員總數的2/3。評審專家可以由項目實施機構自行選定,但評審專家中應至少包含1名財務專家和1名法律專家。數十年的產權交易業務實踐為產權交易機構培養了一大批集財務、法律、資產評估于一身的綜合專家隊伍。因此,產權市場可以為PPP項目提供多項綜合專家服務,確保項目順利實施。
 

  2.4 產權市場可以在第三方融資方面為PPP項目提供服務
 

  PPP項目執行階段在項目公司設立后有融資管理需求。產權市場可以利用自己的融資渠道,為項目公司提供多種方式的融資服務,按照相關要求,防止企業債務向政府轉移。
 

  2.5 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建設為產權市場服務PPP提供了有效途徑
 

  2015年8月為推動政府職能轉變,促進公共資源交易陽光操作,推進預防和懲治腐敗體系建設。國務院出臺了《整合建立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工作方案》。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土地使用權和礦業權出讓、國有產權交易、政府采購等已納入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國有產權交易和政府采購的整合,為產權市場服務PPP提供了新的融合渠道。
 

  盡管相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來規范PPP項目實施,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還存在如實施周期時間長,項目簽約率低等問題,許多環節仍需要進一步探索和完善。充分發揮產權市場功能,在為PPP項目實施提供服務的同時,不但提高了PPP項目實施效率,也是產權市場自身發展的良好機遇。
 

(轉自中國產權網-專家觀點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