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業國有產權轉讓過程中,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既是產權交易雙方當事人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也是社會責任。企業國有產權轉讓如果涉及到職工安置問題,就必須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及政策的規定及要求制定職工安置方案,對職工進行妥善安置,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這是因為:
一、企業國有產權轉讓在以下幾個方面直接或間接影響到職工的利益:
1、在企業國有產權的控股權向非國有受讓方轉讓的情況下,產權轉讓必然導致企業性質發生變化,國有獨資企業因此而改制為產權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企業或非國有企業,企業的勞動用工制度、工資福利制度也可能隨之而發生重大的改變。
2、企業國有產權轉讓往往涉及到企業業務、人員重組,從而引起勞動關系的變更或終止。
3、企業國有產權轉讓時,就涉及到轉讓標的企業對拖欠職工工資、未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用或其他歷史欠賬如何處理問題,將直接關系到職工的利益。
二、職工得到妥善安置是產權轉讓得以順利實施的前提保障。
1、職工安置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國有企業或國有控股企業一般都承擔了一定的保障就業的社會責任,在國有產權轉讓時,如果職工就業權利和其他權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就很容易引起社會的不穩定,直接威脅到國有企業改革和整個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
2、職工安置關系到轉讓方和受讓方的切身利益。一方面,職工安置涉及到勞動關系的繼續履行、變更、解除或重新簽訂,涉及到企業國有產權轉讓標的企業在勞動關系上法律義務與責任的承擔,標的企業作為勞動合同關系的一方對職工負有法律上的義務和責任。另一方面,在現代企業制度條件下,企業管理都是以人為本的管理,勞動關系處理是以人為本管理的一個核心內容,它直接關系到能否留住企業骨干和優秀人才,能否充分調動職工積極性和創造性,能否充分發揮工作團隊精神,提高效率等。因此,如果職工沒有得到妥善安置,不僅要承擔相應法律責任,而且,也會影響到轉讓國有產權后企業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