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職業化與個人成長是否能達成統一
個人的發展與職業的發展密不可分
把職業人定義為經營自我的人,那么,他有什么特殊之處呢?下面通過四類人的比較,來分析職業人的特點。
人可以分為四種類型:
●沒人經營他——死人;
●別人經營他——活著的人;
●自我經營——職業人;
●經營別人——老板。
在分類中,第一類人沒有可比性。第二類是自己不經營自己,由別人經營的人,稱之為“活著的人”。這類人在公司里很可能是普通的員工,他們的行為模式可以這樣描述:主管讓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假如主管問他們有何建議,他們的反應就是:我能有什么建議,老板是你,又不是我。“活著的人”最擔心的可能是:公司又要裁員了。
老板是經營別人的人,他們獲得高收入的同時,承擔著巨大的風險。20年前中國輝煌的企業現在還有幾家?據說,每天在中關村地區注冊的企業有450家之多,破產的企業則有300家左右。這個數字可能有點夸張,但也不是空穴來風,它至少反映了一個現象:破產的企業很多。
第三類人是經營自我的人。
1.職業人的特點
(1)合作精神
職業人是企業的合作者,他們總是積極參與企業的運作。
(2)擁有良好的資質
資質是能力被社會認同的證明,如注冊會計師、注冊律師等就是一種資質。獲得一定的資質,必須具有一定標準的能力。作為一個職業人,必須具有良好的資質。職業經理人的資質:具備為客戶提供滿意的服務的能力,其行為目標是使客戶感覺到比期望值更高的意外驚喜。
職業人的特點:
合作——總是積極參與企業的運作
資質——提供客戶滿意的服務能力
兩類人的比較:
由別人經營人: 經營自我的職業人:
◆打工 ◆企業的合作者
◆老板讓干什么就干什么 ◆干得比老板希望的還要好
◆熬年頭 ◆有良好的資質
◆個人局限性大,適應力弱 ◆個人空間大,適應性強
◆風險大 ◆風險承受力強
2.職業經理人受社會的認同程度
2001年,尤其是下半年,獵頭公司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職業經理人。真正優秀的職業人在人力資源市場上永遠是搶手貨。
職業經理人——獵頭目標——最搶手的人才
3.職業人的素質
一般,對于一個人的素質的判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知識。主要是從學校系統學習得來的。我們經常會用教育背景來評價一個人的水平。名校學子總是較容易受到關注。
●技巧。為人處事的技巧,如談判技巧、溝通技巧等。
●理解能力。明白事情的能力、速度。
●態度。對客觀事物的主觀評價。假設一個人評價事物總是盡力地貼近客觀事實,這個人就很客觀;相反,一個人老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來評價事物,就會用“這個人很有看法”、“很偏激”之類的話語來形容。
●經驗。工作中積累的經驗的豐富程度也是評價一個人水平高低的標準之一。
針對以上幾個評判標準,職業人的素質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職業人懂得運用知識做判斷。
●職業人掌握的是能夠讓客戶滿意的技巧。
●職業人能夠根據他所理解的信息做出合理的反應。假設大米漲價了,一般人的反應是大量購進,因為他理解的是大米緊缺才會漲價;而職業人不會輕易做這種舉動,他在“買漲不買落”的心態之余,還持有“家里不存半年閑”的想法。這種對事物的兩個方面的考慮就是一種成熟的思維模式。
●態度。職業人是敏感的,他們能夠靈敏地感知外界的變化。識變、應變、改變是職業人必備的素質。
●經驗。職業人對于經驗講究的是“借鑒”,最忌“生搬硬套”。職業人總是不斷總結以往的經驗,結合知識,使之不斷提升和升華。
● 職業人的素質:
知識——做判斷的工具;
技巧——足以讓客戶滿意;
理解——成熟的反應模式;
態度——識變、應變、改變;
經驗——借鑒、總結、創造。
個人成長與職業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
個人成長(個體價值) 職業成長(職業人的價值)
●知識 ●判斷
●技巧 ●感情投入
●理解 ●成熟
●態度 ●敏感
●經驗 ●創造
4.職業化如何提升個人價值
職業化對于提升個人價值有何好處?在此利用馬斯洛需要結構理論對其進行分析。馬斯洛理論認為,人的需要可以分為五個階梯(如下圖所示),只有在滿足了較低的需要之后,人才會產生較高階梯的需要。那么,作為一個職業人能夠滿足哪些方面的需要呢?
個人眼中的成功階梯與馬斯洛需要結構圖
職業化的一個中心、三個基本點
1.一個中心
職業人的核心目標是客戶滿意。職業人總是準備提供超過客戶期望值的服務。這里的客戶包括上司、同事、家人、下屬和生意場上的客戶。
職業化的一個中心:提供客戶滿意的服務。
客戶指廣義上的概念,包括上司、同事、家人、下屬和常用意義上的客戶。
以客戶為中心的第一個含義是你能夠對客戶產生影響。你能夠使客戶滿意,意味著你必須具有一定的能力,使客戶接受你為他提供的服務,也就是你有能力產生影響。以客戶為中心的第二個含義是互賴,如大洋公司的總經理用人的一個標準是“敬人”,敬上司、敬客戶、敬同事,也就是在你的職業圈子里創造互賴的關系,這樣才能協調好各個環節,使其功能發揮達到最佳狀態。
職業化的中心是提供客戶滿意的服務,從另一種意義來說,就是提升客戶的競爭力,使客戶的價值得到提升。以客戶為中心還意味著你必須關注對整體的把握,而關注整體,意味著你要關注那些限制整體發展的因素。木桶理論說明,限制最大產出的是數量最少的資源。職業人的要務之一就是幫助客戶以盡量小的投入獲得盡量大的產出。
為客戶提供滿意服務的含義:
◆有能力產生影響
◆互賴(互相信賴)
◆不斷提升客戶的競爭力
◆關注對整體的把握
1.三個基本點
第一個基本點是職業人要為高標準的產出負責,最主要的是做到兩點:
(1)行為思考的出發點是客戶最感興趣的。
(2)有義務保守與客戶合作之間的所有秘密。對老板而言,職業人能夠幫他做他做不了的事情,他之所以雇傭你,是因為:
①你是有競爭力的,你具有你的專業優勢和你的特殊才能。
②他認為你的判斷是客觀的,職業人很重要的一點是用數據說話。首先,你的所有建議案是有數據支持的;其次,你的所有行動方案是可以實現的,有量化指標;另外,結果是可以考量的。
③你是正直的。職業道德應該是企業用人的重要考核點,商業道德問題對于公司的發展也是致命的。
你被雇傭是因為:
◆你具有競爭力——專業優勢、特殊才能;
◆你能夠做出客觀的判斷——用數據說話;
◆你是正直的——職業道德。
第二個基本點是團隊協作。作為職業人,你必須記住一點,只有團隊協作,才能夠提供高標準的服務。這里講述的不是專業人士,而是職業人士,專業人士是學有專精的人,而職業人士則是注重團隊合作的專業人士。尤其是在分工越來越細的現代社會,團隊協作就更應該被強調。
第三個基本點就是職業人必須為自己的職業生涯負責。要提升客戶的競爭力,首先你要提升你自己的競爭力。處在急劇發展的時代,職業人必須不斷地學習,否則只能被社會淘汰。所以說,應變的唯一之道是學習。
職業化的三個基本點:
◆為高標準的產出負責——為客戶考慮
◆團隊協作——互相信賴
◆為自己的職業生涯負責——不斷學習
在高爾夫球場上一般有兩類人,企業老板和職業經理。當老板高風險、高回收時,經常打高爾夫也不足為奇。而職業經理人?他們如何能夠出入如此高消費的休閑場所?原因在于他們有能力干別人干不了的事情,收入比較高,也具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從這個層次上看,職業經理人已經實現了對第四個階梯的需要——尊重需要的滿足。
從更深的層次來理解,職業經理人是企業的合作者。職業經理人與打工者不同,后者想的是“老板讓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而職業經理人想的則是:“我能夠為公司增值多少。”真正的人才是能夠給企業創造價值的人,是能夠把信送到加西亞將軍手上的人。要想成為一個真正的職業人,你必須記住一點:你不是給公司打工,你的價值就在于你能夠為公司增值,在為公司創造價值的同時,也實現了個人的價值,體現在個人發展和工作上,是自我實現需要的滿足。
職業人是懂得如何為自己創造美好生活的人,他總是在追求物質與事業的豐收。真正職業人的生涯跟五個需求的階梯是能夠切合在一起的。
第三節 職業化的煩惱
容易產生職業煩惱的兩類人
職場中最容易產生職業煩惱的有兩類人:
(1)企業新人
新人還不具備全面的技能,遇到問題時,常常會不知所措。
(2)老員工
對變革總是持不好的看法,恨不得一輩子就這樣過下去。他們想要穩定,不愿接受新事物的想法,是限制其創造力發揮的主要因素。
職業煩惱人的煩惱:
企業新人——我不知道我會做什么。
——我不知道我能否勝任這個職位。
——我對企業運作一點都不了解,怎么辦?
——我的主管是什么樣的人呢?
——我不會用電腦,英語說不出口。
老員工——WTO、知識經濟、組織變革,我不知道我還能干什么?
——又進新人!
——什么職業化,換湯不換藥。
職業煩惱的根源
歸結起來,他們的煩惱有三個根源。
煩惱的根源:◆心態 ◆不了解職場規則 ◆缺乏技巧
《現代企業員工職業化整體解決方案》是要告訴你如何成為職業人的一攬子方案。以上所提的職場中人的煩惱就是我們所要解決的問題。
三大模塊:
(1)信念篇 (2)職場篇 (3)技巧篇
在進入之前,你需要具備良好的心態。
準職業人的心態:
(1)有必定成功公式
◆決定好你現在要達成的事項,把它寫下來
◆注意找出你要進行的步驟
◆立即行動
◆觀察哪個行動有用,哪個行動不管用
◆修正調整不管用的行動,直至達成目標為止
(2)你要成為職業人
(3)過去已經過去,現在從零開始
(4)明白的是道理,行動后的是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