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化訓練:談判技巧(上)

  談判無處不在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是否用得上談判的技巧?
 

  當雙方對一個觀點或者一個問題有分歧的時候,可以通過談判形式,最終對這個問題達成共識。日常生活中,實際上每個人都參與過談判,比如說去一個地攤上買一件商品,對商品的價格和攤販達成一致。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每個人都參與過談判,或者說我們都要運用談判的技巧。
 

  準備的越全面,談判越輕松
 

  談判目標的確定
 

  知己--了解自己
 

  在談判之前不能打無準備之仗,需要知己知彼。知己知彼的第一個方面是了解自己,需要了解的內容如下:
 

  (1)設定雙贏的目標
 

  要設定一個談判的目標。一般談判可能會出現四種結果:
 

  第一種是自己輸了,對方也輸了,這就叫談判破裂,或談判不成功;第二種是對方輸了,自己贏了;第三種是對方贏了,自己輸了;最后一種是雙贏的談判,非常成功的談判。實際上每一場談判,都是追求雙贏的目的。從這個目的出發,雙方就要設定一個比較適合自己的談判目標。
 

  (2)如何制訂目標
 

  我們把目標劃分為一個目標區間,這個目標區間的上限叫理想目標,下限叫終極目標。達到上限這個理想目標,就是利益的最大化;達到下限這個終極目標,也不至于受到任何損失。所以終極目標是一個最起碼的目標設定方案。
 

  【舉例說明】

  設計一次熱氣球橫跨臺灣海峽的活動。

 

  理想目標,即目標上限:熱氣球從福建廈門出發,橫跨臺灣海峽,到達臺北。如果達到了這個目標,也就是達到了目標上限,就是最理想的情況。
 

  終極目標,即目標下限:熱氣球沒有掉到海里。這也算是橫跨活動取得了成功,但是不能出現任何損失,這就是談判目標設定的一個基本原則。
 

  不論是英國的足總,還是意大利的足協,經常會出現一些勞資談判。雙方立場都非常強硬,勞方要求加薪,要求退役后的合理保障,而資方堅持不能修改任何條款,往往最后雙方都讓步。勞方球員靠踢球來掙錢養家,不可能因為沒有達到目標,就退役;對資方來講,如果球員罷賽,最終受損失的是資方。也就是雙方都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標上限是什么,目標下限是什么,即使只達到了下限目標,沒有完全滿足上限目標的全部要求,也不至于受到太大的損失。
 

  談判人員的選擇和組織
 

  談判人員的確定
 

  ① 選擇合適的談判人選
 

  除了要設定一個非常合理的目標區間以外,還有確定參加談判的人員。根據談判主題和難易程度的不同,談判可以是一個人參加,也可能是一個談判小組參加。如果只是一個人參加談判,首先就是人選的確定。談判人選非常重要,人選錯了,會導致整個談判的失敗。反之,一個好的人選對談判的成功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案例】

  重慶談判

 

  在抗日戰爭結束的后期,有一個非常著名的談判,即重慶談判。當時蔣介石主動發出了三次以上的電報,邀請毛澤東親自到重慶來談判。國民黨方面派出的代表是張治中,這個人選非常合適,因為張治中無論從黃埔軍校開始,還是抗戰期間,和共產黨之間都保持著非常良好的關系,他作為談判代表,雙方都可以接受。這對最終談判的成功起了很大的作用。
 

  通過這個例子大家不難看出,一個適當的人選,對于談判的成功是至關重要的。在很多情況下,談判不是由一個人的力量就可以完成的,比如世貿談判,需要合理的組織,需要成立專門的談判小組。
 

  ② 確定談判人員需要注意的問題
 

  ●樹立權威。
 

  談判小組是由多方面的專家組成,各自有其所長,但是必須樹立起一個權威人士,或者說一個談判主席,避免出現無人負責,無人決策的情況。
 

  ●明確責任,各有側重。
 

  人員確定以后,還應該各有分工,各有側重。用一句俗話來形容,就是有唱紅臉的,有唱白臉的。遇到一些原則性問題,該堅持的時候必須堅持,但是需要讓步的時候,就要有人去唱白臉,去拉近關系,消除彼此之間的障礙和隔閡。談判小組人員中需要不同性格的搭配,相互取長補短。
 

  ●團隊合作性。
 

  談判小組中每個成員的團隊合作意識要強。談判成員一旦坐到談判桌上,談判的思路、戰術等各方面都應該像是一個人的聲音,步調要非常統一,因此,談判小組成員必須要有很強的團隊意識
 

  全面掌握對方情報的關鍵
 

  知彼——了解對方
 

  (1)了解對方信息
 

  知己知彼,既要知己,還要知彼。要通過各種途徑,去打探或者了解對方的有關信息。
 

  ① 公司情況
 

  可以先了解一下對方公司整體目標狀況,包括公司現在的業務狀況、產品情況、各種資質證明,還包括銀行信用等,同時還要了解這個公司的管理層最近是不是有變更,這個公司的審批決策是什么樣的流程,這兩方面情況對于談判結果有直接影響。
 

  ② 人員情況
 

  了解對方參加談判的人員情況,包括他們的最基本的信息,如職務、權限、資質、經驗以及個人的性格。他是一個暗藏不露的人,還是一個鋒芒畢露、義正辭嚴的人,要了解這個人的情況。
 

  ③ 談判結果將對對方產生的影響
 

  還要有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判斷出談判結果可能對對方產生什么樣的影響。比如參加一個銷售談判,對方如果買了你的設備,將會對他的企業產生怎樣的影響。如果能獲得這方面的情報,對談判非常有利。
 

  (2)了解對方的途徑
 

  了解對方公司的信息通常會采用哪些渠道呢?
 

  ① 官方渠道
 

  通過官方渠道,了解對方公司的有關情況。可以查尋對方的官方網站,閱讀媒體對這家公司的報道,還可以通過咨詢公司的行業報道分析和廣告公司的廣告說明,對該公司進行了解。如果是一個大規模的國際商業談判,可以借助國外的辦事處或本國在該國的商會組織,進行前期的了解等。
 

  ② 非官方渠道
 

  非官方渠道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在對方的公司里面,安插一個內線,這有很大的風險。一旦被對方發現,談判的結果可想而知。
 

  還有一個渠道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效的,就是從對方的客戶那邊獲得信息。舉一個例子,你想購買一臺IBM筆記本電腦,這個產品有什么問題?因為電腦使用者是第三方,又是對方的客戶,客戶會比較客觀、公正地來評價這個產品。這是通過非官方渠道了解對方的情況。
 

  談判方案的制定
 

  制訂談判方案
 

  談判前需要制訂一個談判方案。談判方案包括:
 

  (1)談判主題與目標
 

  (2)時間期限---談判時間期限是指期限未到,或者是期限已到而沒有取得談判結果的時間期限。
 

  (3)議程---制訂談判的議程。
 

  談判限制的設定
 

  談判前還需要準備談判限制的設定,也就是哪些內容納入談判議程,哪些內容不用納入談判議程。比如說只談產品,只談售后服務,而產品的功能不能修改,就不納入議程。還有,任何事情都可以談,但是貨款必須一次到位,一次付清,這是原則。又如,談成之后,對方要先付20%的定金,這沒有任何談的余地。也就是說在談判前,準備哪些是可以納入談判議程的,哪些是不能納入談判議程的,這些都必須非常明確。
 

  談判的報盤
 

  談判前還需要做談判的報盤。
 

  報盤的基本原則既要尋求本身的最高利益,同時必須兼顧對方的接受能力。前提是要全面詳細掌握雙方有關信息。
 

  作為買方,第一次報盤價應該是最低的價格;如果是賣方,第一次報盤應該是最高的價格,這是一個基本原則。談判前要設計好報盤結構,談判中,要選好報盤的時機和報盤的數額。
 

  準備多種戰術,靈活運用
 

  談判前要準備很多種戰術, 做到心中有數,談判中要根據雙方的對比情況進行有效選擇,靈活運用。
 

  ◇強硬型:堅持原則,不肯讓步。是擁有較大優勢或性格等原因造成的。
 

  ◇進攻型:以攻為守。氣勢洶洶的背后往往底氣不足,希望用氣勢壓倒對方。
 

  ◇逼迫型:利用期限和拖延戰術,甚至無中生有,強迫對方就范。
 

  ◇圈套型:設置種種圈套。
 

  ◇防守型:后發制人,尋機反攻。
 

  談判前需要做到知己知彼,要設定一個談判方案,要選定合適人員,要設定談判的限制,要設計一個合理的報盤方案,要準備多種談判戰術,力爭在談判中取得雙贏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