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本土精品投行的興起絕非偶然

促進本土投行的興起主要有四大因素:

1、中國經濟步入調整轉型期:

傳統產業轉型與新興行業崛起,金融市場需求發生深刻變化,而傳統金融機構并未及時適應這種轉變,這為精品投行的發展提供了空間與土壤。

2、PE/VC的投資熱潮:

過去10年的PE/VC熱潮使得社會對資本投資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和積極的參與,企業認同并接受了PE/VC投資的觀念,這也奠定了精品投行發展的社會基礎。

3、人才逐漸成熟:

經歷了20多年的發展,證券市場累積了一大批專業的從業人員,大量海外投行人員回歸國內,這兩者構成了本土精品投行發展的人才基礎。

4、市場逐漸成熟:

國家近年來持續推動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證券市場日趨成熟,制度規則逐步完善,提供了精品投行展業的市場環境。

綜合來看本土精品投行的群體主要包括以下幾種類型:一是由PE/VC機構轉型發展而來的精品投行機構,如硅谷天堂、盛世景等;二是由一批具有國際投行從業經歷的海歸人士創辦的既具有國際視野又能立足本土的新興精品投行,如華興資本、漢能資本等;三是由第一代本土精品投行發展延續下來的群體,例如東方高圣為代表的機構。這三類本土精品投行都具有各自突出的特點,發展路徑、經營模式和業務側重點也各不相同。

由PE/VC轉型而來的精品投行

此類精品投行的群體巨大,在2004年以來逐漸興起的PE熱潮中,這一批機構首先察覺到了資本市場的投資機遇,因此多從投資業務為切入點,伴隨著為其所投項目提供投行服務需求擴大而不斷發展壯大,但其業務重點仍主要停留在已投項目,并為其提供配套投行服務。

這種精品投行運營模式,其主要的利潤來源是投資收益,無論是通過IPO退出,還是并購退出,顧問費用基本是免費的,或者只是象征性的收取。實現所投資本的增值或獲得對優質項目的投資機會是其核心目的。

有國際投行經歷的海歸人士創辦的新興投行

此類精品投行的發展模式與PE/VC轉型的機構不同,其成長路徑基本遵循“從顧問到投資”的邏輯。過去10年在經濟的黃金發展時期,新興行業不斷崛起,特別是輕資產、高成長的高科技企業,但傳統金融服務業對此類企業的融資環境并不友好,特別是以傳統債務領域居于主導地位的商業銀行、信托公司等金融機構對輕資產行業、高科技行業相對較為陌生,在融資支持上極為謹慎,這也使得此類企業將更多的依賴股權融資。

由此,以股本融資顧問起家的新興精品投行獲得了市場的青睞,通過撮合PE/VC投資,或者在新興企業與行業巨擘間穿針引線,融資顧問業務順理成章的發展起來。

在此過程中,為了獲得更好的回報,加上顧問服務過程中與企業建立的良好關系,很多精品投行也開始選擇優良的投資標的,逐步涉足投資業務。

第一代本土精品投行的延續

第三類精品投行是經歷市場蛻變后的第一代精品投行,2000年后此類精品投行逐步轉型為專業的投資機構,一部分甚至走出國門,進入港股、美股等境外資本市場。以東方高圣為例,除了繼續發展并購顧問業務之外,也逐步發展了并購基金等資產管理與投資業務,將顧問和資產管理結合,以彌補純顧問模式帶來的盈利不足和競爭手段單一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