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辦(2015)63號文件發布兩個多月來,產權交易行業中出現了學習交流、貫徹落實的熱潮。中國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機構協會組織了行業性學習交流、貫徹落實活動。同時,與牽頭負責63號文件的起草和解釋工作的職能部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法規司保持溝通,反映訴求,獲取指導。9月17日,協會辦事機構秘書處與國家發展改革委法規司共同召開貫徹落實63號文件座談會。會上,法規司李亢司長希望中國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機構協會發揮紐帶和智囊作用,對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各個相關方的合作內容和合作方式進行深入研究,拿出辦法,提供支持。為此,近日協會秘書處向國家發改委法規司反饋了進一步深入貫徹63號文件精神的8條建議;各條建議均觸及整合建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工作中與產權交易行業密切相關的重大事項。
一、進一步發揮社會組織在政府與市場間的橋梁紐帶作用。產權交易行業的主體是分布在全國各地中等以上城市的實體產權交易場所。這些產權交易場所有的對口隸屬于各級國資委,有的對口隸屬于各級財政廳(局)或發展改革委。鑒于國家發展改革委是63號文件牽頭起草和分工負責部門,本協會向全體會員提出要求,在不改變原隸屬關系的前提下,就整合建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工作接受當地發展改革委的領導,同時接受所屬行政機關部門的直接指導。本協會在直屬國務院國資委的關系不變的前提下,其與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相關的工作,接受國家發展改革委的領導。同時,在國務院國資委直接指導下,對接產權交易行業與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建設工作。本協會將按照國務院國資委的要求,組織協調好產權交易行業參與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建設工作,進一步發揮政府與市場間的橋梁紐帶作用。
二、堅持國務院有關部委聯合、全國性行業協會參與的監督檢查機制。過去十年來實行的國資委、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監察部、工商總局、證監會等六部委聯合監督檢查機制,對于形成公開、公平、公正的產權交易平臺有至關重要的作用。2011年本協會成立后,作為第三方也參與了聯合監督檢查工作。建議將上述聯合監督檢查機制,轉換為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63號文件指定的相關部委參加,有招投標協會、產權交易協會參與的聯合監督檢查機制;就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運行狀況,至少每兩年進行一次全面檢查。
三、建立全國范圍統一的電子交易公共服務系統。63號文件要求:“制定國家電子交易公共服務系統技術標準和數據規范,為全國公共資源交易信息的集中交換和共享提供制度和技術保障。”為落實這一要求,建議由國家發展改革委主持,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一套電子交易公共服務系統。該系統對接省級電子交易公共服務系統與全國電子交易公共服務系統,對接中央管理企業電子招標采購交易系統。本協會將引導業內若干跨區域電子交易系統對接全國電子交易公共服務系統。同時,就置于產權交易平臺進行的公共資源交易業務專設監測系統,實行全口徑全過程跟蹤監測。
四、保留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經濟特區市產權交易機構的獨立法人資格和市場主體地位。產權交易市場作為我國資本市場的組成部份,具有資本培育、流轉、運營、增值的基礎功能。設在省會市、自治區首府市、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經濟特區市的產權交易機構具備信息優勢、資源優勢、人才優勢、業務優勢、設施優勢、自律優勢。考慮到避免重復建設和有利于聯合監管、分層監管,在平臺層級整合時,盡可能同一城市設一個產權交易平臺。保持上述中心城市有一個產權交易機構以獨立法人資格運營產權交易平臺。
五、統編公共資源品類目錄、交易活動細則、電子系統管理辦法、交易機構資質評價標準。以省會市、自治區首府市、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經濟特區市為區劃,以招投標、政府采購、土地使用權和礦業權轉讓、產權交易為系列,分別編制公共資源進場交易品類目錄、交易活動細則、電子交易公共服務系統管理辦法、公共資源交易機構資質評價標準。委托全國性行業協會就上述規章制度組織評審,報發展改革委、國資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工信部備案。
六、延展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為國有企業深化改革服務功能。擴大國有企業公共資源的進場配置范圍,產權交易平臺在保持商業類國有企業資產和產權配置存量不減的同時,提高公益類國有企業資產和產權配置增量。建議就落實文件第十二條“強化服務功能”中的“五不得”,由發展改革委牽頭相關部委,國有企業、行業協會參與,制定具體措施。
七、整合規范高級產權交易師隊伍并納入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專家庫。各省級政府按照全國統一的專業分類標準,在整合本地區專家資源過程中,將高級產權交易師類專家納入公共資源評標專家和評審專家庫。本協會現有高級產權交易師專家庫向全國范圍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開放,其信用信息互聯共享,以供遠程異地評標、評審工作所需。
八、把公共資源交易行業的自律建設和社會化管理提上工作日程。倡導在公共資源交易行業實行一業多會,公平開展社會競爭。與建立規范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同步,在產權交易協會、招投標協會等全國性協會體系內,視情況成立公共資源交易分會。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產權交易所(中心)按自愿、自律、需要的原則,交叉加入與自身業務相關的協會。本協會擬商中國招標投標協會,發起建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戰略聯盟類的合作機制。
(轉自中國產權網-專家觀點欄目,本文作者為中國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機構協會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王雙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