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橡”轉讓,“先導”中標——長治市橡膠工業有限公司整體轉讓開標評標

2006年11月28日上午,長治市橡膠工業有限公司整體轉讓開標評標會在長治市產權交易大廳舉行,轉讓底價為2150萬元的國有產權最終以高出評估價114%的2180萬元價格成交。

長治市橡膠工業有限公司始建于1958年,是原化工部、國家煤炭總公司、國家建材總局定點生產橡膠管帶制品的國家中型企業,是長治市最早生產橡膠制品的工業企業;具有40多年生產普通V帶的歷史,1970年開始生產水泥壓力管道用橡膠密封圈,是全國最早生產輸水管道用橡膠密封圈的制標企業。2000年9月,該企業整體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現主導產品為普通V帶和供、排水管道用橡膠密封圈,普通V帶年生產能力500萬Am,管道用橡膠密封圈年生產能力240噸。截至改制基準日,該企業在冊職工365人,離退休職工277人,資產總額332593萬元,負債136986萬元,凈資產195607萬元。

由于歷史和體制的原因,長治市橡膠工業有限公司內部的經營管理缺乏有效機制,利潤逐年下滑,嚴重地阻礙了企業的發展,于2005年停產至今。經市國資委批準,長治市橡膠工業有限公司整體改制,委托長治市產權交易市場公開掛牌轉讓。

長治市橡膠工業有限公司從公開掛牌到最終成交,歷時2個多月。2006年9月15日,分別在《山西經濟日報》、《長治日報》、長治產權網(wwwczscqcom)公開披露,截至10月13日公告期結束,共有5家意向受讓方報名,審查主體資格后,有3家意向受讓方符合報名條件。隨后,長治市產權交易市場發出招標文件,招標工作按計劃展開。

為了保障招投標工作順利進行,長治市產權交易市場擬定了工作計劃。按招標文件設定,準時召開標前答疑會和標前預備會,經過多次研究,確定了評審方案和評分細則。

開標前半小時,確定11名專家組成評標委員會,并宣布了評標規則和紀律;開標后,由監督人員、公證人員檢驗投標書密封情況,征求了投標人是否要求評委回避。開標后,由評委就職工安置、債權債務、土地使用、企業經營發展方案、標的企業和受讓企業的融合等問題對長治市先導機電物資有限公司等2家投標人分別進行澄清,另一家未投標;然后各評委自主評審、自主打分,嚴禁互相交換意見、商量打分,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計算平均得分,得分高者為中標者。長治市先導機電物資有限公司以高分中標。整個開標評標過程始終在全封閉、保密情況下進行,3名監督員全程監督,2名公證人員現場公證,監控設備全程錄制。

在評審過程中,長治市產權交易市場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及《企業國有產權轉讓暫行管理辦法》,客觀、公正地履行職責,遵守職業道德、評標工作紀律與保密規定,把“公開、公平、公正”落到了實處。

長治市橡膠工業有限公司整體轉讓是長治市產權交易市場首例采取招投標方式進行的整體轉讓。在招投標過程中,長治市產權交易市場公開發布信息,廣泛征集受讓方,讓更多有受讓意向的單位和個人投標,讓全社會知情和監督,使企業國有產權實現價值最大化。該項目為其他國有企業的改制提供了借鑒,起到了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