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堅克難打造產權交易市場燈塔工程——雙匯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國有產權轉

2006年5月12日,河南省漯河市雙匯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雙匯集團)國有產權轉讓項目簽約儀式在北京飯店舉行。該項目掛牌價格10億元,最終由代表美國高盛集團和鼎暉中國成長基金II參與投標的香港羅特克斯有限公司以201億元高價競得,較評估值增值1342億元,增值率高達201%。至此,倍受關注的雙匯集團國有產權轉讓項目在北京產權交易所(以下簡稱北交所)的保駕護航之下圓滿落幕。產權交易市場的功能和作用得以充分彰顯,產權交易市場的地位和社會影響力得以全面提升。北交所打造的這個“燈塔”工程,不僅點亮了自己,也照亮了他人,成功指引著此后一個個股權轉讓項目的航向,成為中國產權交易市場史上的經典。

一、項目背景

雙匯集團的前身可追溯到1958年7月成立的漯河市冷倉,經過多年發展,雙匯集團已成為跨行業、跨國經營的大型食品集團,長期位于中國肉類加工行業第一的位置,成為中國肉類加工行業的旗幟和標桿,擁有顯赫的地位和聲譽。2006年,雙匯集團在全國建有20多個現代化肉類加工基地,在國內外擁有60多家國有全資、控股、參股子公司,年銷售冷鮮肉及肉制品100多萬噸;近三年的主營業務復合增長率高達46%,凈利潤復合增長率達22%。

雖然發展形勢較好,但雙匯集團面臨的市場環境仍然不容樂觀。從外部環境來看,其國內的主要競爭對手都在加快國際化進程,如位居肉類加工行業第二的雨潤控股集團已在香港成功上市并募集到充足的資金,正在不斷擴張產能和規模,形成趕超態勢;從自身發展的角度來看,雙匯集團的產品存在著加工程度低、附加值低等問題,與國際著名肉類加工企業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在此背景下,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加快雙匯集團的國際化進程,促進漯河地區經濟更好更快地發展,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經河南省政府同意,漯河市政府決定通過北交所轉讓雙匯集團全部國有股權。

二、項目操作

1.勇于擔當,為項目提供全方位保障

面對這樣一個金額巨大、社會影響力廣泛的項目,北交所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和考驗,正如國務院國資委產權局領導所說:“對北交所來講,這個項目是一個燈塔工程,如果做好了,能夠照亮今后的發展方向;反之,可能產生不可低估的負面影響。”面對挑戰和困難,北交所發揮了迎難而上、勇于擔當的精神,在接受漯河市政府委托后,立即組建項目團隊,由北交所領導親自掛帥,并立下“雙匯項目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軍令狀,從思想認識、組織保障、工作落實等方面為項目順利推進提供了全面保障。

2.因地制宜,制定完善的產權轉讓方案

經評估,雙匯集團的凈資產為668億元,漯河市政府決定溢價497%,以10億元的價格掛牌出售。但漯河市政府轉讓雙匯集團國有股權的初衷,并不是把雙匯集團一賣了之,而是計劃通過雙匯集團國有產權的轉讓,引進實力雄厚的投資者,促進雙匯集團及漯河地區經濟發展。為了實現以上目標,在嚴格遵循國有產權轉讓交易規則的基礎上,經過反復推敲和修改,北交所協助漯河市政府制定了完善的產權轉讓方案。為了充分發現市場價格,北交所建議漯河市政府在轉讓方案中明確,如果產生兩個以上的意向受讓方,則必須以競價方式確定最終受讓人。

3.多措并舉,征集實力雄厚的意向受讓方

2006年3月3日,雙匯集團項目發布轉讓公告。為了最大限度地挖掘投資人,北交所一方面通過報刊、網站等多個渠道對項目信息進行廣泛披露,另一方面通過會員宣傳、走訪客戶等措施把項目信息向潛在受讓人進行推介。一系列推介活動取得積極效果,項目掛牌期間,美國高盛集團、鼎暉中國成長基金、新加坡淡馬錫公司、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亞洲投資基金、中糧集團、花旗銀行等10余家國內外知名企業紛紛前來咨詢。掛牌結束,共收到兩家意向受讓方的報名資料,分別是以美國高盛、鼎暉中國成長基金Ⅱ為實際控制人的香港羅特克斯有限公司和以香港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摩根大通亞洲投資基金為實際控制人的雙匯食品國際(毛里求斯)有限公司。兩家意向受讓方無論是資產規模還是經濟實力,都位于世界投行前列:美國高盛集團是國際領先的投資銀行和證券公司,是全球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投資銀行之一;摩根大通亞洲投資基金是摩根大通集團旗下的私募股權投資公司,而摩根大通集團是一家跨國金融服務機構,是美國最大的金融服務機構之一,也是全球盈利最佳的銀行之一。

4.精耕細作,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針對兩個境外意向受讓人對《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國務院國資委、財政部令第3號)和相關交易規則不熟悉的狀況,北交所為兩個境外意向受讓人開展了業務輔導。同時,按照轉讓方案,北交所設計出科學合理的招標辦法,分別從對雙匯集團的未來發展規劃及措施、擬在漯河地區實施的新的產業投資計劃、投標人實力、相關投標承諾、投標報價五個方面對意向受讓方進行比較和評審。

2006年4月24日,北交所與漯河市國資委、國信招標有限責任公司共同組織開標大會。香港羅特克斯有限公司和雙匯食品國際(毛里求斯)有限公司均在規定的時間內遞交了投標文件。經過現場開標,兩個意向投資人的報價分別為201億元和181億元。隨后開展評標工作,漯河市國資委、法制局、財政局及在北交所專家庫中隨機抽取的法律、投行、食品專業的專家共9人組成評標委員會,本著“公平、公正、科學、擇優”的原則,經過2天緊張的封閉評審后,最終確定香港羅特克斯有限公司中標。

三、項目成效

1.雙匯集團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該項目以201億元高價成交,雙匯集團的國有產權實現大幅增值。同時,與國際投行的聯姻,改善了雙匯集團的治理結構,推進了產品結構的升級,在保留民族品牌的前提下增強了其快速融入國際市場的能力,推動雙匯集團實現連年跨越式發展。2012年,雙匯集團實現整體上市;2013年,雙匯集團的母公司——萬洲國際以71億美元成功并購美國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成為中美史上最大的并購案。至此,萬洲國際在肉制品、生鮮品和生豬養殖三大領域均排名全球第一,是全球規模最大、布局最廣、產業鏈最完善、最具競爭力的豬肉企業。2016年,《財富》雜志發布世界500強榜單,萬洲國際首度登榜,排名第495位;2017年,雙匯品牌價值已達60641億元,蟬聯中國肉類行業冠軍。

2.促進漯河地方經濟發展

漯河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是一個區位優越、交通發達的樞紐城市。漯河食品加工主導產業特色明顯,培育出亞洲最大的肉類加工企業——雙匯集團、全國著名的方便面生產企業——南街村集團、全國首家葡萄糖飲料生產企業——樂天澳的利集團等一批知名食品企業。本次轉讓,雙匯集團的國有產權增值1342億元,及時補充了漯河市發展過程中所需的資金;同時,美國高盛集團等國際投行的投資,帶動了漯河市食品行業對先進技術和設備的應用,提升了漯河市食品加工產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為在“十一五”期間把漯河市建設成為“中國食品名城”做出了重要貢獻,促進了當地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3.推動中國產權交易市場走向世界

從全球范圍來看,證券市場始終處于資本市場的核心地位,為社會各界熟知。產權交易市場的誕生和發展,是中國特有環境下的“中國創造”,盡管產權交易市場在中國資本市場體系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國際資本市場對產權交易市場的認識和了解仍然較少。該項目掛牌期間,多家投行高管到北交所咨詢和洽談;美國高盛集團總裁更是親自率隊到北交所了解國有產權交易規則和北交所的發展情況。通過雙匯集團項目,國際投行加深了對產權交易市場功能和價值的認知,加大了對中國國企改革和產權交易市場的關注度,推動了產權交易市場國際化發展的步伐。

四、項目啟示

1.依法合規是產權交易市場健康發展的生命線

在雙匯集團這宗大額跨境交易中,在遞交標書前,兩家意向投資方都曾斥資近千萬元,分別深入十幾個城市數以千計的農貿市場,調查雙匯集團的實際經營狀況。但最終只能產生一家投資方,這意味著另一家意向投資方的前期投入將化為烏有,因而項目全過程的依法合規顯得尤為重要。北交所始終把握“公開、公平、公正”的交易原則,嚴格按照3號令及配套文件運作,確保了整個交易過程的陽光、透明。例如,在評標程序中,北交所選擇的招投標主持人曾參與過《招標法》的起草,對相關法律和程序十分熟悉;評標前一天,北交所才從專家庫中隨機抽出專家組成員;開標后,專家們被送到北京寬溝封閉評標,切斷了與外界的一切聯系。一系列審慎細致的工作,保證了每一個交易環節的依法合規,打消了交易各方的疑慮,得到交易各方的認可,保障了交易成果。

2.產權交易市場實現了國有資產的公開陽光配置

產權交易市場的建立,解決了國有產權“該不該賣、怎么賣、賣給誰、賣多少錢”等諸多難題,解除了國企改革中極易引發爭議和混亂的產權困擾,有效遏制住國有產權流轉中存在的暗箱操作、定價過低、資產流失等突出問題,使企業國有資產實現公開陽光配置。一方面,產權交易市場顛覆了過去私下尋找投資人渠道窄、效果差的做法,通過公開的市場渠道發布項目信息,有助于發現更多的潛在投資人。在該項目中,北交所廣泛披露項目信息,吸引到世界頂級投行的關注和競爭,為項目以高增值率成交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產權交易市場引入競價機制充分發現價格,實現了國有資產的大幅增值。在該項目中,北交所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對評標辦法進行了補充,增強了價格對評標結果的影響。在雙方標書得分旗鼓相當的情況下,報價高低成為最終決勝的關鍵,產權交易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得以充分顯現。